🎉 親愛的廣場小夥伴們,福利不停,精彩不斷!目前廣場上這些熱門發帖贏獎活動火熱進行中,發帖越多,獎勵越多,快來 GET 你的專屬好禮吧!🚀
1️⃣ #TokenOfLove# |廣場音樂節打 CALL
爲偶像打 CALL,Gate 廣場送你直達 Token of Love!泫雅、SUECO、DJ KAKA、CLICK#15 —— 你最想 pick 誰?現在在廣場帶上 歌手名字 + TokenOfLove 標籤發帖應援,就有機會贏取 20 張音樂節門票。
詳情 👉 https://www.gate.com/post/status/13214134
2️⃣ #GateTravel旅行分享官# |曬旅程贏好禮
廣場家人們注意啦,Gate Travel 已經上線。帶話題發帖,分享你的 Gate Travel 旅行體驗、心願清單、使用攻略或趣味見聞,就有機會獲得旅行露營套裝、速乾套裝、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等好禮!
詳情 👉 https://www.gate.com/post/status/13172887
3️⃣ #内容挖矿# |發帖還能賺錢
廣場長期活動進行中,最高可享 10% 手續費返佣!發布優質內容,如行情解析、交易觀點等,吸引更多用戶點讚和評論。若用戶在互動後 180 分鍾內完成現貨或合約交易,你將獲得最高 10% 的手續費返佣!
詳情 👉 https://www.gate.
預測市場定價機制革新: 從LMSR到訂單簿的演進之路
預測市場的定價機制演變:從自動做市商到訂單簿
預測市場本質上是一個關於未來事件概率的交易場所。用戶可以通過買入某個選項來表達對特定事件的判斷。
由於對概率事件的交易不同於常見的資產交易,預測市場的定價和流動性機制也有其獨特之處。以某知名預測市場平台爲例,其定價機制從最初到現在經歷了巨大變化,最初採用的是一種稱爲對數市場評分規則(LMSR)的自動做市商機制,現在則升級爲鏈下訂單簿模式。
了解LMSR的特點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該平台早期的定價機制,以及其他採用LMSR的協議的考量,同時也能理解該平台最終轉向訂單簿的原因。
LMSR的特點及優缺點
LMSR是一種爲預測市場設計的定價機制,它允許用戶根據判斷買入某個選項的"份額",市場會根據總需求自動調整價格。LMSR的最大特點是不依賴對手方也能完成交易,即使是第一個交易者,系統也能定價成交。這讓預測市場擁有類似某些去中心化交易所的"永續流動性"。
LMSR本質上是一個成本函數模型,根據各選項當前持有的"份額"計算價格。這種機制確保價格能反映出市場對不同事件結果的預期概率。
LMSR的核心公式爲:
C(q) = b * ln(Σe^(qi/b))
其中C是成本函數,b是流動性參數,qi是第i個選項的當前已購買份額。
LMSR最重要的特性是所有結果的價格之和恆等於1。當用戶購買某個選項時,該選項的價格上升,其他選項價格下降,維持總和爲1。
LMSR中的價格是成本函數的邊際導數,即再買入一單位某選項時需支付的邊際成本。這意味着某選項的購買量越大,其價格就會逐漸上升,最終價格會趨近於反映每個選項發生的市場主觀概率。
流動性參數b的大小決定了價格曲線的平緩程度,也就是市場的流動性或"厚度"。b值越大,曲線越平緩,市場能吸收更大的交易量而不會產生劇烈價格波動。
LMSR的機制權衡與範式遷移
LMSR的根本設計目標是信息聚合,而非做市商盈利。它爲預測市場解決了早期缺乏交易對手方時的流動性供給問題。
LMSR的優勢在於提供無條件的流動性和可控的做市風險。它確保市場在任何時間點都存在交易對手方。同時,做市商的最大損失是可預測且有界的,由b和市場結果數量n共同決定。
然而,LMSR也存在內在缺陷:
b參數困境導致靜態流動性:b值在市場創建時設定後通常保持不變,無法根據實際情況自適應調整。
做市商處於補貼角色:LMSR模型理論上的數學期望是虧損的,不適用於追求利潤的做市商模型。
鏈上實現時Gas成本高:LMSR涉及的對數和指數運算比常見的四則運算消耗更多Gas。
這些因素導致某些平台最終放棄LMSR,轉向訂單簿模式。這一轉變基於以下考量:
提高資本效率:訂單簿允許將流動性集中在最活躍的價格區間。
優化交易體驗:成熟的訂單簿市場能提供更低滑點的交易執行。
吸引專業流動性:訂單簿是專業交易者最熟悉的市場模型。
當前主流預測市場的定價與流動性機制
目前主流預測市場平台採用鏈上結算與鏈下訂單簿的混合模式:
這種模式在保留訂單簿靈活性的同時,確保了交易結果的最終性。
在價格錨定方面,採用了份額對鑄造與套利循環的機制:
核心基礎是完整份額對的鑄造與贖回,建立"1 YES份額 + 1 NO份額 = $1"的價值錨定。
YES份額和NO份額作爲獨立資產在各自訂單簿上自由交易。
套利者通過"鑄造-賣出"或"買入-贖回"操作,確保YES與NO份額價格之和始終向$1收斂。
這套機制利用市場參與者的逐利行爲來維護系統價格穩定性。
預測市場與去中心化交易所結合的可能性
隨着預測市場用戶規模的增長,其與去中心化交易所(DEX)結合的潛力日益凸顯:
爲DEX生態提供原生風險對沖工具:預測市場的事件合約可直接用於對沖DEX用戶的鏈上頭寸風險。
作爲DEX集中流動性管理的先行指標:預測市場的實時賠率可用於動態調整DEX中LP的頭寸區間。
催生新型結構化金融產品:將DEX核心指標與預測市場事件結果掛鉤,設計條件化的收益分配模型。
預測市場正在演變爲加密行業的"風險定價層"與"信息預言機"。其與DEX等基礎協議的深度融合,將成爲推動DeFi生態走向更高效、成熟和韌性的關鍵因素。